天气转凉,京西大山里水毁道路、桥梁重建等施工现场仍是一派机械轰鸣、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据记者日前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全市恢复重建工程百余条道路已全部开工,计划在2024年入汛前全部完工,全面提升抗灾能力。
犹记今夏,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北京遭遇140年以来最大降雨,京西一带受灾尤为严重。从酷暑到初冬,短短几个月时间,受灾地区已被“从没有过的”速度刷新。不只道路、桥梁快速重建,人们生活的家园,同样焕然一新:受损房屋加固修缮,商店货架琳琅满目,民宿小院陆续开门迎客,田地里绿油油的冬小麦涌动着丰收的希望……一幕幕看似寻常的场景,升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在冬日里让人倍感温暖。
“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重建工作,不只是恢复,还包括提升,尤须“总结经验,举一反三,使我们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有更完备的预案和更好的措施”。于是我们看到,重点路段的重建工作中,路基挡墙埋得更深、材料升级抗冲刷,桥梁跨度增加,过水断面更大,“可以理解为,过去是砖房,现在变楼房,抗冲刷能力更强了”。同样,村里民房加固,屋内更显亮堂,校舍教室窗明几净,操场宽阔整洁,“比受灾前还要好”……“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谋篇布局,正一笔一画刻写进了重建工作之中。
“我们现在的国力和经济实力也上来了,要用更强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国家崛起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关卡,一座城市向前发展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就首都北京而言,既是繁华的超大型城市,同时也有生态脆弱的一面——山区面积占市域面积六成以上,遇有极端天气,极易诱发地质灾害。特别是当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更频繁和剧烈的极端天气事件包括重大气象灾害风险,不断冲击已有经验,也对城市防灾准备和应对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以越来越强的硬实力打底,从过往经历中汲取经验、查漏补缺,我们的城市才会越来越坚韧。
眼下寒冬虽至,但人们仍在想方设法抢工期、抓农时,建设好家园、奔赴好生活的劲头丝毫不减。灾害已经过去,但相信这座城市从中获得的教益、磨砺的精神,与她英雄团结的人民,必能携手并进,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杜梨)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