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 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难 ” 再度成为显性话题。2024 年 1 月底,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黄振华教授课题组发布了一份《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状况》调查报告。这份基于全国 26 个省(市、区)、119 个村、1785 个农户的报告指出:超 4 成村庄存在较为严重的大龄男青年婚配难题。短短时间内,” 求解农村大龄青年婚配难题 ” 词条冲上微博热搜。

农村“剩男”观察_农村“剩男”结合城市“剩女”_农村剩男出路在哪里

▲某地举办的一场农村婚礼 据图虫创意

出圈的热度令黄振华颇感意外。他推测:” 一则可能是碰上了春节的时点,正好是青年男女返乡相亲的高峰期;二来也说明报告切切实实反映了当下一个普遍现状。”

黄振华所在的中国农村研究院自 2006 年开始,持续到全国各地农村开展不同主题的田野调查。根据他的观察,近 10 年,农村男青年的确出现了婚配难的情况,并且呈逐年加剧的趋势。

黄振华认为,这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其呈现形势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许多。其中既包括大众熟知的 ” 天价彩礼 ” 现象,也包括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夹击下,农村男青年传统婚恋观的转变,” 对婚姻的认同感变低了 “。由此衍生的对农村社会治理带来的隐忧,也是需要被看到的另一面。

在黄振华看来,呼吁移风易俗、改变 ” 天价彩礼 ” 等措施能取得一定成效。” 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乡村振兴,用内生性的动力去缓解这一难题。”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就相关话题独家专访了黄振华。

——①——

119 个样本村庄

有 51 个村村干部反映大龄男青年婚配难

▶红星新闻:是什么契机让您展开了对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难题的调研?

黄振华:说起来其实是个意外。我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田野调查,我们称之为 ” 百村观察 “,启动至今已有 18 年。” 百村观察 ” 调查问卷分为基础性和专题性,基础性调查方向常年不变,专题性的调查方向每年都会有调整。2023 年我们的调查主题其实是 ” 农村家庭建设 “,其中设置了一些关于婚姻的问题。

在第一轮数据回收上来后,我们发现,未婚农村大龄男青年的数量有些突出,它反映了一些周期性的问题。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后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所以才有了这个引起热议的数据:在 119 个样本村庄中,有 51 个村的村干部反映当地存在较为严重的大龄男青年婚配难题,占比 42.7%。

事实上,这也并非是我们首次关注到这个现象。十几年前,大概 2013 年左右,那时我们下村和村干部交流,已经有村干部反映当地存在较多未婚大龄男青年。这个现象只是个案,还是普遍状况?由于缺乏数据支撑,当时我们还看不出来。但基于我们长期农村调研的经验来看,这肯定是一个逐渐加剧的过程,至少在近 10 年是这样。

农村剩男出路在哪里_农村“剩男”结合城市“剩女”_农村“剩男”观察

▲某地举办的一场农村婚礼 据图虫创意

▶红星新闻:在研究中,课题组对 ” 大龄 ” 怎么界定?

黄振华:学界对于 ” 大龄男青年 ” 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来看,如果年龄在 30 岁以上,基本可以确定为大龄青年。但农村的视角未必是这样。比如,某村庄普遍结婚年龄是 23 岁左右,如果一个男青年到了 28 岁还没结婚,那他在当地人眼里也是大龄未婚男青年。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结合了当地人的视角去界定何为 ” 大龄 “。

▶红星新闻:农村男青年的择偶渠道一般有哪些?

黄振华:这次调研我们没有设置专门的问题,所以暂无宏观的数据来支撑相关渠道的比重,但渠道应该是多元化的,自由恋爱、传统的媒妁之言都有,女方是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也有。

▶红星新闻:男青年是会更倾向于找本地?还是外地?

黄振华: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按常理推断,农村男青年尤其是大龄男青年,如果要迫切解决成家问题,肯定不会在本地、外地上有所限制。但事实不完全是这样。受当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男青年对于本地、外地女性的青睐程度也不同。

比如在某中部省份的农村,如果能娶到外地女性,这名男青年会被同村人视为 ” 比较有本事 “,是件值得夸耀的事情。相比之下,求娶本地女性可能是个相对 ” 退而求其次 ” 的选择。

——②——

农村适婚女性数量少

结婚成本高,婚姻认同感降低

▶红星新闻:在此前的研究中,有的将 ” 农村大龄青年婚配难 ” 归因为生育政策带动的连锁效应、彩礼高昂等。您认为有哪些原因?

黄振华: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关于成因我们进行了归纳,具体可以概括为 ” 一少一高三低 “。

一少,是指农村适婚女性比较少,这是随着农村大量人口外流出现的现象。相对而言,年轻女性外流的数量更多,而且会倾向于在外结婚,男性则倾向于回到家乡成家。叠加了传统农村生育观念带来的性别失衡,留在村内的适婚女性数量就更少了。

一高,是指结婚成本高,也就是俗称的彩礼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省份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彩礼普遍偏高,个别地方还会逐年递增。比如,山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县城,2020 年它的彩礼是 18.8 万,已经不低了,2023 年又变成了 “3 个九万九 “,也就是将近 30 万。很多地方还会要求男方买房买车,这又是一笔支出。彩礼的压力下,一些男青年脱单就比较困难。

农村“剩男”结合城市“剩女”_农村“剩男”观察_农村剩男出路在哪里

▲陕西省岚皋县成立红娘志愿服务队

” 男多女少 ” 的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彩礼。为了竞得女方的青睐,男方可能会提高彩礼,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

三低,包括个人及家庭收入低、学历及职业技能素质低、对传统婚姻的认同感低。

前 ” 两低 ” 都比较好理解,第三个 ” 低 ” 是值得关注的一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对婚姻的认同感变低了。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理想和个人现实条件产生了较大差距,想找但找不到,形成了心理落差;另一方面是城市化发展对传统观念造成了冲击,部分男青年的观念从 ” 找不到但还是努力找 “,变成了 ” 干脆别找了 “,我们将这称之为思想上的原因。

▶红星新闻:您说这是一个 ” 结构性的问题 “,如何理解 ” 结构性 “?

黄振华:这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它跟农村当下的现实状况分不开,比如传统生育观念导致的男多女少,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社会结构下,农村大量人口外流、农村空心化,这些都是结构性的问题。

——③——

遏制 ” 天价彩礼 “

要从村庄内部找解决方案

▶红星新闻:这次调查覆盖了全国 26 个省(市、区)。从调研结果看,哪些地区 ” 择偶难 ” 现象更为突出?

黄振华:按我们的调查数据,1785 个农户中,有 825 个农户认为当地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难题较为严重,占比 46.1%,东、中、西部分别占比 38.6%、54.8% 和 43.2%。

导致这种区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我们暂时没有设置专题去搜集相关数据,但从个案还是能看出来。中部地区的省份,比如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普遍土地资源有限,而人口数量又庞大,人地矛盾比较尖锐。为了生活,村民必然要外出打工,由此加剧了当地 ” 男多女少 ” 的现象,择偶变得困难。此外我们发现,这部分省份的彩礼也相对较高。

农村“剩男”观察_农村剩男出路在哪里_农村“剩男”结合城市“剩女”

▲河北河间市某村口墙上的 ” 零彩礼 ” 宣传画 图据新京报

▶红星新闻:课题组界定 ” 彩礼高 ” 的标准是什么?

黄振华:我们没有设定具体的数字。在问卷里我们将它作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由受访的村干部根据当地实情做具体判断。

▶红星新闻:当下呼吁移风易俗、遏制 ” 天价彩礼 ” 的声音不少,对此您怎么看?

黄振华:遏制天价彩礼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我认为,要解决天价彩礼的问题,还需要寻找一些内生性的动力,也即是从村庄内部去寻求解决方案。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调查发现,当地成立了一个红白理事新风会,专门负责遏制婚丧嫁娶中的社会陋习,在其管辖范围内,要求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不得大操大办,取得的效果还不错。为什么?因为红白理事新风会的成员都是村里威望高、热心公益的村干部和村民,在当地,他们的话更有分量,更具说服力,也能更好地化解这类问题。

——④——

” 婚配难 ” 如何破解?

要扭转当前乡村资源外流的局面

▶红星新闻:课题组调研了超百名村干部。整体看,基层村干部对 ”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 ” 这一群体持怎样的看法?

黄振华:绝大多数村干部都会尽力为未婚大龄男青年创设相亲条件,缓解婚恋难题。从基层政府的角度看,他们可能更关注择偶压力背后潜藏的社会风险。

要谈论这个话题,我们需要先厘清一个问题:家为什么重要?家庭实际上是个稳定器一样的存在,它是规避一些社会矛盾的重要载体。一对青年男女成了家,有了孩子,他们便拥有了打拼的动力,也有了依托。但如果一个个体长期游离于家庭之外,其不稳定的可能性会增加,比如,可能对社会产生抵触或者不良的想法。在出现一些问题的村民中,大龄未婚男青年所占的比重一般比已婚青年的比重高。

这个群体应该是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加以关注的群体。我的建议是,今后既要加强对 ” 婚配难 ” 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跟踪,还要加强对大龄未婚男青年群体规模和动向的调查研究,以便适时优化相关政策,让这一群体的规模尽可能不要太大。

农村剩男出路在哪里_农村“剩男”结合城市“剩女”_农村“剩男”观察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旦场镇青福村发布奖励红娘的《激励办法》

▶红星新闻:您个人如何看待这一群体?

黄振华:我的看法无关正面或负面,我认为要从社会的维度去看,看到群体背后的结构性困境。

▶红星新闻:对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您的看法是?

黄振华:这里的解决思路包括三个层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微观、中观、宏观,也可以理解为短期、中期、长期。

第一个层面是个体层面。简单地讲,就是为大龄未婚男青年创造更多择偶机会,比如举办相亲会。这种做法可以缓解一点择偶压力,但并不能根治问题。

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层面。比如,针对天价彩礼问题出台整治措施,为大龄未婚男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提升个人能力,帮助其塑造正确的婚恋观。这些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群体的择偶压力,但也还不够。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第三个层面是社会层面。要真正解决这一难题,根本上还是要扭转当前乡村资源外流的局面,让人愿意往村里住,资源愿意往村里去,也就是我们说的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了后,内生性的动力足了,很多问题就能得到根本性的缓解,体现在择偶问题上,呈现的就是男女比例渐趋平衡、经济水平提升、婚姻观念转变等等。这才是治本的办法。

当然,短时间内城乡格局难以实现彻底扭转,农村资源外流的状况在相当程度上还会延续,大龄男青年婚配难题也难以一蹴而就,这是我们需要客观正视的。但这也不意味着我们没有作为的空间。当下,无论是呼吁移风易俗、遏制天价彩礼,还是 ” 每促成一对奖励红娘 600 元 “,都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这个问题有必要去解决,我们要把它当作一个社会问题去看。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