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弹指一挥间。“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
20年,有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有跨越山河的历史底色。20年来,“八八战略”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生动实践的新境界,也拓宽了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大通道。
20年来,杭州究竟走过了怎样的波澜壮阔,我们的生活又经历了哪些焕然蜕变?6月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捷在“八八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理论研讨会上指出:20年来,“八八战略”指引杭州一张蓝图绘到底,经济增长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蝶变升级,城市发展加快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蝶变升级,城市治理加快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蝶变升级,民生保障加快从基本小康向共同富裕蝶变升级,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起,杭报集团深入开展“‘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 社长总编跑一线”大型融媒采访行动,通过有“高度”的综述报道、有“深度”的重点评论、有“效度”的新媒产品,重温杭州写下的历史篇章,捕捉各个精彩蝶变的瞬间,全面彰显展示“八八战略”所蕴含的真理伟力,总结提炼“八八战略”实践在杭州的丰硕成果。
群山逶迤,花木葱茏,凤林港蜿蜒穿村而过;鳞次栉比的现代民居依山傍水,参差错落。丽日蓝天下,下姜村口立着的“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九个大字,娓娓述说着这个小山村的山乡巨变。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年轻的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代表中共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总支部委员会,接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牌,并向主席台深深鞠了一躬。
那一刻,凝聚着太多谢意。在习近平同志的指引下,下姜村百姓要生存、谋发展、求振兴,下姜这个普通山村实现了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蜕变。
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将下姜村作为自己的基层联系点。20年来,下姜人沿着习近平同志指引的道路,一步一脚印,坚毅前行。
在“八八战略”“两山”理念指引下发展起来的下姜村,是典型、是缩影,是折射共富之路的“一滴水”。下姜村以及无数个“下姜村”们,悄然汇聚的声音,凝聚起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必将迸发的力量。
盆景:忽如一夜春风来
下姜村的发展就好像一滴水,折射出全省农村发展的整体状况。
——2006年5月,习近平同志调研下姜村时的讲话
浙江大地上,面积10.76平方公里的下姜村,只是不太起眼的一点。
这个位于淳安县大山深处的古老村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曾经非常不便。村里山多田少:219户、783人,只有660亩耕地。世纪之交,这里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才1860元。饥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下姜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下姜。
这一天,经过认真调研和座谈,习近平同志给村民送上“八字锦囊”:优质高效、错位发展。
这是他第一次给下姜村“把脉”。
此后,习近平同志每次到下姜村,都亲自“把脉开方”——看见当地山林光秃秃的,告诉村民“要给青山留个帽”;看见村里污水横流、蝇虫满天飞,就指导村里建沼气池;得知缺技术缺人才,还给当地派了一位科技特派员。
有习近平同志的引路是下姜的幸运。20年来,下姜人实实在在奋斗,一步一步探索——
通过土地流转让村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引进资本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美丽农业,以“原山”“原水”“原村落”为基础,深入推进农旅融合……这样的“翻身记”,从根本上唤醒了村民保护生态的意识,让农民吃上了“生态饭”,打心底明白了“保护好环境,日子会过得更好”。
2018年,下姜村乡村旅游迎来“井喷”,旅游收入同比实现翻番;同年8月,下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村民户户成为新公司股东;2019年,下姜村面向全国招聘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下姜实业公司创办的首个经济实体“下姜人家”正式开业;2020年春节前夕,下姜村举行第一次分红大会,入股的村民分红金额总计66万元;2021年“下姜感恩日”上,下姜村的未来乡村建设蓝图正式亮相……
2022年,下姜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818元,比2001年增长了22.7倍;村集体收入达到153.41万元,比2001年增长了百余倍。
事实证明,下姜人路子走对了。下姜人自发创业激情高涨,根雕店、石头画坊、酒吧、奶茶甜品店等有城市生活风味的店铺逐渐落地开花。一批像姜丽娟一样曾经梦想着走出去的年轻人,感受到了家乡“干成事”的火热氛围,纷纷回乡创业,下姜就是“梦开始的地方”。
作为返乡创业的一员,2020年8月,姜丽娟接过了带领全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接力棒,成为下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这些天,姜丽娟特别忙碌:“我给每个认识的销售员都打了电话,推销我们下姜村的端午节特别礼盒。”高汤鲜肉粽、下姜红米酒、下姜土鸡蛋、栀子年糕、“大下姜”辣椒酱……都是下姜村和“大下姜”产的,品类多,还可以按需搭配。“端午节农产品销售,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姜丽娟信心满满。
前不久,姜丽娟“领”回来两位年轻的大学生,帮忙打理杭州千岛湖下姜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余伟杰就是其中之一。
余伟杰是隔壁夏村村人,原本在杭州一家IT公司当架构经理。2021年,他惊喜地发现下姜村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于是决定留下来:“下姜村有平台、有基础、有客流量,完全可以闯出一番天地,还可以就近照顾家人。”
好风光、好产业、好生活:村民不用出门,就能在家门口就业;村里有乐享中心,让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乌龙院·儿童之家,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乐园;未来,通过5G远程医疗,在家就能请省城大医院的专家看病……“数字化未来乡村”雏形初现。
朝耕暮耘的传统农村模样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注入了新活力和时代注解的未来乡村图景。
园景:满园春色关不住
希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发扬先富帮后富精神,带动周边走共同富裕之路。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姜村带去问候和嘱托
枫树岭镇的淳安县两山合作社大下姜分社里,当地人刘仙英正在给准备发货的农产品贴快递单。她已经在杭州千岛湖大下姜振兴发展公司工作一年,此前,她在杭州做直播电商,短视频剪辑、产品推广方面都有经验。
“白马地瓜干、下姜红米酒、农家日晒面,还有我们原生态的百花蜂蜜……这些远近驰名的农产品,都有一个统一的标识——‘大下姜’。”除了发货,刘仙英也在经营自己的抖音号“尚菲英子”,推广“大下姜”的农产品。
此前,下姜这片乡村振兴试验田日新月异的变化有了溢出效应,需要拓展容量、丰富产业,而周边区域的村民求变之心也颇为迫切。
打破周边各村藩篱,在更大范围内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抱团发展,或是一条必由之路。
“跳出下姜,发展下姜。”
2018年3月8日,杭州市出台了《下姜村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并发布了交通发展、乡村旅游、农业发展、乡村建设四个专项规划,简称“1+4”规划。这相当于在下姜周边“画了一个圈”,面积从10.76平方公里扩大到了350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近2.5万人。
2019年6月,“千岛湖·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以下简称大下姜联合体)正式成立。大下姜联合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宏斌介绍,“‘大下姜’描绘的是‘共富大下姜、奋楫现代化’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它探索的是不打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大下姜’乡村联合体共富模式。”
彼时“大下姜”的25个行政村,产业发展上,“一村一方案”因村制宜。此外,大下姜联合体注册成立了“强村”的大下姜振兴发展公司和“富民”的大下姜帮带科技公司,还总结了数字变革法、品牌赋能法、慈善信托法、共富工坊法等“强村富民十法”。“富民”公司将“提低”作为重点,专注于共享酒厂、共享茶厂、豆腐厂等一批联市场带农户的“共富工坊”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共富效应。
如今,山茶油、地瓜干、红高粱酒等,已成为“大下姜”区域村民的主要增收农产品,特别是通过大下姜联合体采取“党建统领、帮带共富”发展模式,实施“我们一起富”行动为载体的强村帮弱村、先富帮后富和乡贤帮老乡后,村民增收成效明显。
2020年6月24日,大下姜联合体成立一周年之际,49岁的枫树岭镇衍昌村人、在外干过企业的黄立法接过大红聘书,正式成为大下姜振兴发展有限公司的第一任“掌门人”。上任后两年半,公司营收1500万元,利润265万元。2022年,公司为25个村分红60万元。
“现在大下姜联合体已经注册了‘大下姜’‘下姜红’‘下姜甜’‘下姜绿’‘下姜美’等五大商标,还编制了美丽乡村指导手册、农林产业基地建设规范、乡村旅游服务准则等标准,成立大下姜农产品销售中心。”张宏斌介绍说,区域品牌搭建了一个“品牌共富”大平台,通过授权企业使用,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展了村民的收入结构。
下姜村村口,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大下姜文旅客厅正进入最后的内部装修阶段,即将对外开放。大下姜文旅客厅将通过整合下姜村及“大下姜”各类资源,建成党建教育中心、展览展示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和三创(农创、文创、科创)展销中心,成为“大下姜”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平台、主引擎”。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2022年“大下姜”2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617.8万元,经营性收入1355.6万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73.8%、209.01%。农村常住居民和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757元、19626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47.13%、87.29%。
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枫树岭镇党委书记余慧梅,对下姜村有着深深的感情:“事实上,最让下姜村受益的,是历任领导们带来的新观念和新思路,由此而生发出的内生动力。”下姜村以及“大下姜”的发展之路也因此有了典型意义。
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盆景”不断开枝散叶演变成了“园景”。
当下,“大下姜”“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故事正在书写新篇章。目前,大下姜联合体已完成扩容,覆盖范围从25个村调整为63个村,辐射力进一步加强。淳安县也参照“大下姜”经验,将乡村联合体模式推广至淳北、淳西南片区,并在全县实施“先富带后富”“乡贤帮老乡”等行动。
山一程,水一程,淳安村村是画、步步皆景、欣欣向荣。下姜村的探路实践,正为一方水土带来更大的共享红利。
风景:万紫千红总是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或许,读懂下姜及“大下姜”带来的启示,乡村振兴才能行稳致远——
如何找到保护和利用的最佳平衡点?如何丰富业态、增加“两山”转换的含金量?如何让绿色生活方式发自内心、成为自觉?“两山”文章还需做得更足。
怎样融合一二三产?让游客留下,让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升级?这事关农民对农村发展的信心。
怎样实现“一片富”到“全面富”?如何让“先富”带动“后富”,使更多农户增收?共富,是一篇大文章。
20年来,“八八战略”成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作为这一战略映照在杭州的具体实践,“区县(市)协作”成了杭州解决“东强西弱”“城快乡慢”不平衡问题的“金钥匙”。
早在1995年,杭州便启动结对帮扶。2010年起,杭州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开创形成了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三江两岸”生态综合保护等机制。2021年,杭州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区县(市)协作高质量推进山区4县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建立完善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镇街结对、村社结对、干群结对“五大机制”。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谈到,13年来,市财政坚持每年统筹专项资金,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促发展。此后,根据发展现状和新变化、新需求,杭州不断完善调整目标定位、具体任务、配套政策等。多年帮扶后,举措有成效。到了新阶段,必须跳出责任与道义,更多从市场化利益共赢上出发,触达城乡一体化的本质,真正全面协作、联动发展。
在建德大慈岩镇,帮扶资金被重点用于“荷美小镇”打造,培强包括莲荷种植、莲种培育、观光旅游、农旅民宿、特色文创等在内的全链条,传统产业焕新姿。
淳安县石林镇利用帮扶资金将闲置的村集体房屋,改造成手工日晒面加工厂房和仓储基地,再租赁给农户。不仅解决了产业用房,给村集体带来稳定收入,也带动了村民就业……
如今,“两山”理念引领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共识。
地处桐庐县西北山区的合村乡,九成是山,过去又偏又穷。近几年,在完成基本的设施建设后,依托生态优势,合村乡走出靠山吃山的新路子——发展乡村旅游。几年间,房车基地、滑翔基地、竹筏漂流、滑雪场等一个个大项目接踵而至。此外,杭州商旅集团正式牵手合村乡,探索乡村旅游全域运营新模式。
余杭区余杭街道永安村通过品牌化引领、数字化支撑、组织化创新,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稻”路。即便土地流转费高达每亩1500元,永安村粮食播种面积仍在不断增长。3年来,农民人均收入从不到3.5万元增加到5.5万元,村集体收入更是大突破。
放眼杭州各地,乡村活力释放:有的成立“强村公司”,有的联姻国企共建,有的聘请职业经理人,有的招引第三方运营,各显神通寻求“两山”转化渠道,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与“大下姜”一样,越来越多的村庄整合资源连片组团、共谋发展。
位于临安区高虹镇的“龙门秘境”景区,由石门、龙上、大山三个行政村组成,经过多年运营,“龙门秘境”已成为临安乡村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桐庐县横村镇城东村,利用中心村的地理优势,与周边5村抱团发展,不断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的运营效益。2022年集体经济总收入760.1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96.69万元。
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杭州交出了乡村振兴的高分答卷,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农”底盘愈行愈稳——
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83元,增长5.8%,增幅高出城镇居民 2.7个百分点,绝对值列全省第5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2位;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980元,排名全省第一。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22849元,增长13.5%,绝对值列全省第3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71。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83亿元,经营性收入137亿元,收入总量和村均收入都列全省第一;西部山区4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5030”目标,东部地区近九成村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在中国大地吹响乡村振兴号角的今天,我们重温下姜的过往,见证下姜的奋进,感知时代的体温、节律和气象,见证“盆景”到“园景”再到“风景”的蝶变。展望且坚信的,是步入新时代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近2000个杭州乡村和广袤的中国原野,即将迸发的蓬勃生机。
时代大潮,浩浩汤汤,整个中国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下姜这“一滴水”,映射出杭州的乡村之巨变,它欢腾着汇入江河,奔向大海。
读懂下姜
钱塘快评
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
中国的农民,数千年来被称为“离地面最近的人”。他们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习惯了沉默寡言、安于现状。
时代的洗礼,让下姜和下姜人都不一样了。
如今的下姜,习近平总书记部署下的“先行先试”,已然开花结果,从“春暖花开”到 “万紫千红”。在这里,我们遇见了更加自信的中国农民——从传统耕作、物资匮乏、封闭保守中解放出来,开民宿、玩电商,卖咖啡、搞文创,曾经的随遇而安变成勇敢追梦。而这样的农民,也正在更多的中国乡村涌现。读懂下姜,就能读懂“不一样”的缘由——“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姜人谋发展、求振兴的渴望,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动力。
读懂下姜,就能读懂城市化高歌猛进带来的强劲动力,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带来的时代浪潮,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中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在乡村发生的最美妙的化学反应。
马克思曾说,理想的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下姜村,是一滴水,也是一世界,是给予理想社会最有想象力的馈赠。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