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提高绿色环境_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_绿色生产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彭寿围绕战略性矿产安全、基础产业转型、构建绿色材料生态圈等方面提交了多份建议,就如何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01

强化战略性矿产安全

战略性矿产资源是中国矿产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防军工技术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基础,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自主稳定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3月6日彭寿代表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矿产资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但战略性矿产对外依存比重攀升,36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中2/3以上对外依存度超65%;同时,海外矿产供应集中度攀升,约95%的进口钴矿、85%的铁矿石、60%的镍矿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刚果(金)等美国战略矿产倡议联盟国家;由于矿产资源安全风险攀升,储量增幅和矿产产量持续下降,国内有效供应能力长期偏低,导致国内关键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严峻挑战,亟须强化战略性矿产安全。

对此,彭寿代表建议制定完善紧缺型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布局战略性矿种全产业链创新攻关重大专项。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高纯石英、锂等当前紧缺型矿产资源,加速开展地质勘查、矿产勘查开发等专项规划,实施找矿突破战略专项行动,打造资源战略接续区,并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及相关产业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实现矿产资源的增储上产。同时设立重大专项开展全链条创新,缓解紧缺矿产资源约束,强化优势矿产战略引领,提升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素质水平,加快构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现代产业体系。

02

加速优势基础产业转型

当前,中国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基础产业在全球处于并跑领跑位置,是中国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基本盘。持续推进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加快优势基础产业转型,以新质生产力构筑发展新优势。

彭寿代表指出,基础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主体,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多年来,中国基础产业通过科技、市场、政策等多端发力,规模、结构、质量不断优化,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开展国际贸易、应对外部打压的重要战场。

以建材行业为例,中国建材行业已经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产品基本配套、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完整工业体系,全行业总产值超过6万亿元,形成了以中国建材集团为引领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并以水泥、玻璃等产品、技术、工程为纽带,构建了覆盖全球的国际化网络。

在彭寿代表看来,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当前中国基础产业仍存在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不牢等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探索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

彭寿代表认为,基础产业转型升级需立足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基于此,彭寿建议支持建材行业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价,加大支持优势先进产品的质量提升与应用,鼓励优势基础产业领军企业“走出去”,建设优势先进产品海外园区。对于领军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整合国外信息、技术、配套等各类资源,推动从优势先进产品出口向优势园区建设、优势产业出口转变,扩大规模优势、增强技术优势、树立品牌优势,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和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03

构建绿色材料生态圈

绿色材料是中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面对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的强约束与国家双碳目标的硬任务,加快绿色材料创新应用、构建全链条生态圈,成为中国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新赛道的必然选择。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彭寿代表指出,近年来,面对“双碳”战略目标的艰巨挑战,我国绿色材料在科技创新、政策引导、标准构建、体制机制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发电玻璃为例,虽然我国创新转化出世界最高光电转换率铜铟镓硒薄膜发电玻璃、新一代全透明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材料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但整体应用普及率仍处于低位水平。

基于此,彭寿代表指出,必须建立以应用导向为主体的绿色材料生态圈,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绿色低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提出了3点建议。

一是加速制定发布薄膜发电玻璃等绿色材料应用国家标准。加速完善构建绿色材料标准体系,覆盖材料制备、产品认证、绿色应用、检测验收等各环节,推动绿色材料与绿色建筑标准协同发展、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持续激发绿色转型新动能。

二是进一步制定发布绿色材料应用强制性政策。对新建建筑及原有建筑改造强制采用新型绿色材料,明确新建建筑碳减排指标,并且在政府公共采购和市场投资项目中强制性要求采购薄膜发电玻璃、储能电池等绿色产品,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为绿色材料发展提供顶层引导。

三是建议建立专业化机构加速新型绿色材料的国际检测、评估、认证进程。围绕应用规范、技术集成、标准建立、认证标识等,集聚资源、集中发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国际化标准工作机制,加强国内国外的全方位对标与系统化融合,打通机制性阻碍,让绿色材料、绿色产品、绿色标准走向世界。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