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晚年生活,重新审视自己,更好地活在当下——这正是近年来日本社会兴起的“终活”现象所倡导的理念。
“终活”一词在日本逐渐走红,意指为人生终点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随着“终活”市场的蓬勃发展,日本已连续九年举办“终活”产业展,吸引了众多参展企业和参观者。展览涵盖殡葬服务、遗产继承咨询等多个领域,规模之大,足以显现这一行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终活”现象的兴起,反映出日本人对生死观的深刻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提前规划晚年生活,审视自我,以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活得更有意义。这一观念的转变,不仅体现在社会对“终活”的接纳与关注,更催生了相关的职业如“终活”咨询师、策划师等,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入殓仪式,作为“终活”最具象化的表现之一,也在“终活”产业展中得到展示。现场,入殓师专业而庄重地演示了整理逝者仪容的过程,传递出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其中,一位参展的入殓师培养学校创始人,同时也是电影《入殓师》的技术指导木村光希,分享了他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入殓文化,强调入殓师需紧跟时代变化,满足人们对死亡认知与葬礼需求的新期待。
“终活”风潮的兴起,神户女学院大学的中野敬一教授分析了五大原因:
1. 独居人口增多,未婚率攀升,导致许多人独自面对晚年生活,主动为身后事做准备。 2. 日本进入超老龄化社会,长寿使人们担忧退休后医疗与护理费用的负担。 3. 医疗技术进步提供多元选择,促使个体在临终治疗决策中尊重个人意愿。 4. 生命充实观念深入人心,直面死亡,珍惜当下,追求丰富无憾的人生。 5. 生死观趋于个性化,人们开始根据个人理念自主选择丧葬方式与墓地。
58岁的日本女演员财前直见在经历婆婆去世后,深感“终活”的重要性。她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临终笔记”对于明确重要信息、减轻家人负担的价值。自此,她开始深入学习“终活”知识,出版相关书籍,取得“‘终活’生活护理者”资格。她倡导将“临终笔记”作为沟通工具,让人们在整理思绪的同时,享受当下生活。
一项针对40至70岁人群的调查显示,约六成受访者认为应在60至70岁时开始“终活”,主要原因是避免给家人带来麻烦。大多数人在谈及“终活”时首先想到的是整理随身物品,而“要做的事太多”和“不知从何做起”是普遍困扰。对此,“终活”顾问协会建议先制作“临终笔记”,分为回顾过去、把握当下、展望将来三部分,通过梳理个人经历、财产状况、健康状况、宗教信仰及临终安排等,唤醒记忆,重新认识自己。
日本政府层面也采取行动,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终活”需求。例如,横须贺市推出“终活”援助工作,为低收入、独居且无亲属依赖的市民提供殡仪服务套餐;东京都丰岛区设立“终活”安心中心,提供咨询服务并发放“终活”安心笔记,帮助居民规划晚年生活。此外,针对“数字遗产”问题,政府鼓励老年人利用互联网平台处理电子数据和财产,实现“数字化终活”。
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在《一个人最后的旅程》中写道:“珍视生命直至最后一刻,方能构建一个让所有人安心的社会。”这正是“终活”所倡导的精神内核,鼓励人们在面对生命的终点时,依然能够积极规划,活出价值,让生命的每一刻都充满意义。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