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将至,又有人吐槽“凑假”模式,这似乎成了小长假前的“必修课”。

近日,有媒体题为《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的评论上了热搜。

在网上,有人吐槽,明明只放了一天假,硬把前后双休日拽过来,与其说是放假,不如说是“假放”。

既然讨论如此热烈,这个议题还是有必要说道。

把放假说成“假放”显然是“气话”,但即便是“气话”,其背后的态度也值得琢磨。

浙江宣传谈调休:把放假说成“假放”显然是“气话”

实际上,小长假一度也是很香的,为何近年来吐槽声越来越多?套用《大话西游》里的一句台词:从前的“小甜甜”成了“牛夫人”。笔者认为,这种吐槽或许与社会观念、社会结构、休假方式的变迁有关。具体来说,它折射了两大变化——

一个是从期待有假可休到期待有更多假可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观念多元,当人们获取收入不再像以往那么急迫时,自然期待更多闲暇时间。说得朴实一点:“谁嫌假多呢?”但是,毕竟,休假天数标准是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企业人工成本承受能力、职工休息休假需要等因素制定的,很难“一口吃成胖子”。这种现实与前述期待之间就有了张力。

另一个是从期待有假可休到期待休得更好。小长假推出之初,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还比较显著,探亲、团圆是人们的迫切需求。但如今,城市化率大幅上升,家庭成员两地分居状况大为改善。加之中国建起高度发达的高铁系统,探亲这个刚性需求不能说消失了,但确实缓和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旅游度假的需求大幅攀升。这带来了节假日景区和高速公路的人从众和车堵车,大大折减了旅游出行品质。

因此,当利用小长假探亲的需求弱化后,人们就会反思,究竟有多大必要腾挪双休日,拼凑出一个小长假?

这两大变化,归根结底,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折射。置于这个背景下,或许能更好地理解公众诉求,推动政策与民意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客观而言,社会也应理解假期设置的难度,保持一定的耐心和包容。有道是众口难调,这世上恐怕没有一种休假制度能让所有人满意。另一方面,假期制度设置应该重视公众呼声,认真研究有无针对性调整的必要。退一步讲,哪怕不对休假作大的调整,也应该尽快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因为,我国法定节假日其实并不少,而软肋恰在带薪休假上。多家媒体梳理显示,62个国家和地区法定节假日天数平均为11.7天。我国(11天)排在并列第33位,属中等水平,超过了澳、美、德、加、英等发达国家。但是在带薪休假上,62个国家和地区工作10年的职工带薪年休假平均为19个工作日。而我国目前是10个工作日,还有提升空间。

更重要的是,带薪休假制度在落实上有待发力。此前,人力资源部在60个城市所作的调查显示,所在单位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且具备休假条件(工作满1年)的职工中,能够享受带薪年休假的人数比例仅为60%。

总之,假期制度的完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就短期而言,更有力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或许能起到一石多鸟之功效,回应民众休得更多、休得更好的期待。

调休真的一无是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调休是怎么来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有4个法定节假日:元旦(1天)、春节(3天)、劳动节(1天)、国庆节(2天),共7天。然而,一年到头长假少,一天不够来回,很多人只能在春节回趟家。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火车车次少、周期长、载客量小,春节回家还得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通宵排队买票,忍受候车的等待与煎熬,在汹涌人潮中挤上车,路上再耗费大半时间,才能风尘仆仆地赶到家。

调休的诞生是基于现实国情和回应群众期盼的考虑。为满足群众休息休假和团聚省亲需求,缓解春运压力,再加上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变得强烈,1999年,国务院将7天法定节假日增至10天,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各3天,与前后周末拼接形成3个7天长假。这便是调休的最早由来。

2007年后,全国法定节假日增至7个: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时间依照农历确定,元旦、劳动节和国庆节依照公历,清明节依照节气。节假日与双休日不能“无缝衔接”,若没有调休,那么部分节假日与双休日之间就会间隔一两个工作日,导致假期“碎片化”,这会造成诸多不便。

试想,在完整的五天工作日间放一天假,再接着上班,手头进行一半的工作是否能等上班再完成?还是会造成仅有的一天假也在加班中度过?比如2023年清明节,正值周三,没有调休,导致许多人没时间回老家扫墓。还有人说,清明只放一天假不够用,爬完山祭完祖,累了一天又要接着上班,没时间休整。

针对调休,有关部门曾公开回应,“总体而言,调休比不调休好,而且是不得不调。”调休就是在节假日总量固定的前提下,为避免节假日“碎片化”所作出的有效政策安排。

所以,调休有它的进步意义。20多年来的调休实践,本身就是在“既要、又要、还要”的多重约束下寻求“最大公约数”的结果。在一个人口14亿多的国家,大到方针政策的调整,小到一项工作的开展,很多时候都是在多目标平衡中寻求最优解,调休的产生也不例外。

浙江宣传谈调休:把放假说成“假放”显然是“气话”

调休带来更多调整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客观上还促进了假期经济的红火。但有人经历调休之后,反而觉得“累觉不爱”。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虽然喜提小长假,但很多人一想到周末补班就焦虑。以损失周末为代价的小长假,尽管总休息天数不变,还是会让人产生失落感。比如,长时间工作令人疲惫。调休带来的另一重影响,就是上班族要比原先连续工作更长时间,一些“单休党”更甚。此外,调休形成的小长假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工作休息节奏,可能导致“节后综合征”,影响工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可能失去周末,还是长时间连续工作,都是伴随着调休制度诞生就有的问题,而不是什么新鲜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这些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调休制度似乎成为众矢之的。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更加值得我们思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和研究。

比如,过度加班让很多人身心俱疲。调休引发疲劳的原因不能全怪调休本身。不知从何时起,加班成为很多单位特别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奉行的文化。很多人被卷进了职场内耗,五天下来身心俱疲,很渴望周末能得到短暂休息,此时如果工作日再延长一两天,身心都很难接受。在有的单位,经过调休后,周末原本只剩下一天的休息时间,都被加班占用了。正如有网友说,大家在吐槽调休,更是在吐槽“996”“白加黑”带来的负面效应。

浙江宣传谈调休:把放假说成“假放”显然是“气话”

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大楼图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