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古韵、百年工商繁华、600多岁的古窑遗址……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近日,在无锡市档案史志馆副调研员郁有满的带领下,现代快报记者再次走进江苏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运河悠悠,粉墙黛瓦,两岸首店林立,市民游人如织,“千年水弄堂”繁华不减。

“作为无锡人,我是非常自豪的!”在清名桥下的“国保碑”前,郁有满指着碑上的“大运河清名桥”告诉记者,早在2006年,清名桥和清名桥历史街区就被列入国保单位,街区指的就是眼前的古运河和伯渎港交汇处的这段大运河。2014年,中国大运河打包申遗,这里又凭借“千年水弄堂,运河绝版地”成为大运河上重要的世界遗产点。

清名桥历史街区总面积44公顷,保留着传统“一河两街”的河街空间格局,历史遗存极其丰富,聚合了桥、窑、宅、坊、弄等众多人文景观,涵盖江南民俗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观文化等多种形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大国保’里有‘小国保’,是各类各级文保的聚集区。”郁有满如是说。

文保单位聚集,也见证着历史上文化的多姿多彩。带着现代快报记者走过清名桥、伯渎桥和大公桥,郁有满介绍,水运交通发达和历史发展需要,这里有中国丝业博物馆,见证着无锡“丝码头”的美名和民族工商业的崛起,大窑路上的窑群遗址和博物馆,见证着明清时期这里“上塘十里尽开店,下塘十里尽烧窑”的繁华。

站在清名桥上,郁有满深有感触:“你看,小桥流水,绿堤红花,古色古香,无锡大运河保护注重原汁原味,并没有搞大规模拆迁,也没有搬走原住民,保留了江南水乡的生活原貌。也因此,街区于2014年被全国政协大运河申遗考察团评价为‘开拓最早、保护最好,既是古运河的发源地,又最具原生态风貌,是古运河文化绝版之地’。”

近年来,无锡市在保护清名桥沿河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上,致力于引入新文化元素,探索新运营模式,让运河繁华有了更多“当代表达”。今年“五一”,古运河·遇见博物馆向游客开放,并推出首轮展陈“遇见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通过数字光影技术等手段,呈现三星堆考古发掘和古蜀文化研究成果,引来大批国内外游客看展、打卡。

前两年,还积极运用三维动捕技术、虚拟抠像技术,将全围合江南园林式光影秀《运河之眼·一眼千年》《运河四季》沉浸式实景演出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推出“乐游3号线”旅游巴士,精选研学之旅、运河之旅等8条特色线路,将景点“串珠成链”,构建运河文旅长廊。泛舟运河之上,两岸光影历史袭来,精彩演艺应接不暇,游客直呼“太美妙”。

“运河绝版地,这里‘最无锡’!”郁有满自豪地说,在这里,“老无锡”可以感受正宗的小桥流水、江南水乡,“新无锡”可以体验繁华的都市生活、休闲娱乐。如今的清名桥历史街区古韵今风并存,张力越来越强!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陈敏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