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名字_名字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_一个共同的名字

徐明辉

一个共同的名字_名字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_共同的名字

滕嘉娣

名字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_共同的名字_一个共同的名字

常春晖

名字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_一个共同的名字_共同的名字

曹忠义

他们是一群“寂寞且低调”的新闻人,但他们所经历的头脑风暴、思考磨砺却“持久且热烈”。

他们是一群默默无“名”的新闻人,但他们写的每个字句都在郑重地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

个性不同、风格迥异的他们有着同一个名字——本报评论员。

编辑部文章、社论、评论员文章,堪称党报的“重工业”,这份重任由《黑龙江日报》评论员团队承担。在没黑没白、夜以继日的快节奏里,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高强度下,《黑龙江日报》评论员团队完成了《黑龙江日报》一系列重大评论和重点报道,战果骄人,多次得到中宣部的新闻阅评和省领导的批示表扬。

评论员工作没有人前风光,多是背后苦工。他们不像一线记者有“实体”的采访对象,他们的采访对象是大部头的理论研究成果,是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的大政方针、领导讲话,要学透吃透研究透,要有原则,有站位,更要思想解放有创新。除了评论工作,他们还是重大报道中的“特种部队”,冲锋在前、攻坚克难。上接天线、下接地线,“本报评论员”24小时自我磨砺、自我更新,只为字字句句精当,只为把思想转化为发展动力。

2013年11篇大型系列评论《奋力开创龙江加快发展新局面》被省委办公厅集纳成册,作为各地市厅局中心组学习材料下发。

2014年《科学研判形势提振发展信心》5篇系列评论,为全省上下按照省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方面工作鼓与呼。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10篇系列评论全面、准确、系统地传达了总书记讲话精神,与省委的发展战略思路紧紧契合,对我省当前和长远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015年9月针对东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质疑”乃至“唱衰”声音不绝于耳的情况,由《黑龙江日报》评论员执笔,署名“钟明嘉”的《唱衰东北可以休矣》在《环球时报》发表,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龙江。

2016年,是黑龙江省的关键一年,也是党报评论任务艰巨的一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以及9月12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的会议之后,《黑龙江日报》先后集中撰写推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15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18篇、《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省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7篇,全面、准确、系统地传达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可读性和号召力,体现了省级党报的评论水平。

去年年末,撰写了《爬坡过坎破茧而出》的编辑部文章,全面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今年3~4月《黑龙江日报》评论员团队再次重磅发声,先后撰写《2016,龙江春来早》《西出欧洲东出海》两篇本报编辑部文章,一篇72小时内完成,一篇48小时内付梓,近3万字的编辑部文章,呈现了龙江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的生动图景。一个月间写两篇编辑部文章,在《黑龙江日报》历史上绝无仅有,在国内党报也不多见。

扛起如此密集且繁重的新闻评论工作,目前只是一个小团队。新闻评论中心主任徐明辉,不仅评论写作优质高产,连续多年A稿第一,而且尽心尽力带队伍帮新人;中心副主任滕嘉娣,进入报社十四年,“评论”占了八年,是评论让这个“80后”的履历变得厚重;曹忠义、常春晖是评论队伍的新鲜血液,他们敬重评论岗位,乐为评论员,为“本报评论员”这个名字而骄傲。

习惯这种“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评论生活,习惯在文山会海中“提纯”,习惯每个字句都思前想后,习惯夜以继日的笔耕,习惯一抬头,天就亮了……这一习惯,便习惯了坚持。他们把这种坚持,叫做职业理想。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