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北京第8项世界文化遗产。历时十二年的申遗之路,那些逐步恢复历史风貌的古迹,生动真实的人间烟火,向世界展现了独一无二的北京中轴线,也凸显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经验”。
匠人营国,都城营造杰出范例
凌晨五点到七点,属卯时,古时称为“亮更”。中轴线北端钟鼓齐鸣,阳光从东方均匀地洒满全城,北京,被唤醒了。从公元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起始,到1924年清逊帝溥仪被逐出故宫结束,晨钟暮鼓分毫不差地运行了六百五十二年。
北京钟鼓楼有满满的浪漫和仪式感,108声钟鼓暗合“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之数,让人间各得其所,按部就班。钟鼓楼文保所所长李荫心解释,这是古时传统都城所追求的礼仪和秩序,中国独有的城市美学,“跟全国其他地方的钟鼓楼不同,它是南北纵向,其他省份的钟鼓楼是东西向的。早晨起来先敲鼓,城门打开,百姓自由出入,晚上宵令时敲钟,城门关闭,百姓不能再出入。”
时光流转,如今的钟鼓楼依然见证着市井烟火,矗立在中轴线最北端。
“望北斗寻找起点,随日月万水千山,一座城听你召唤,晨起日作夜眠……”曾为北京奥运会写下过《北京欢迎你》的音乐人小柯,专门为中轴线申遗写了《钟鼓楼》这首歌,创作采风时,故宫钟表馆墙上的一句话让他醍醐灌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它说的是光阴。到了钟鼓楼,一下好像那个概念就出来了。这是从小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一种情绪吧。一座城都听他召唤,这几百年其实很多事情都物是人非了嘛,只有它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它不说话,我觉得是一种高人的感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称’其实也是一个儒家思想,中庸,就稳稳当当的,咱谁都别多,古人的智慧。”
钟鼓楼正南方向五公里处,正阳门箭楼展厅里有一面巨大电子屏,播放着北京中轴线全貌3D影像——从北到南,从钟鼓楼到永定门,7.8公里一览无余,构建逻辑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与“和”。中轴线如同北京城的脊梁,整座城市的肌理都由此生发而来。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认为,北京中轴线一直在生长,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愧世界文化遗产之名,“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是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独特见证,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北京中轴线到今天也一直影响着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是具有活态的遗产。”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占地589公顷,15处世界遗产构成要素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凸显出景观韵律和壮美秩序。这并非一夕之功,而是近七个世纪北京老城历史累积叠加的结果。
跟随景山公园基建科科长都艳辉走上景山,万春亭的四角攒尖顶和斗拱从树影掩映中显露出来,这是中轴线的制高点,也是其对称美学的极致。“建筑等级上,绮望楼、万春亭、寿皇殿,都代表了当时中轴线的对称布局。像五亭,在东西两侧都有亭子,中间亭子是等级最高,位置最高,点位最正的一个地方。”都艳辉说。
修缮腾退,古迹得以返璞归真
北京中轴线让世人真切看到了中国理想都城的规划范式,为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和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独特见证。启动申遗十几年来,北京不断发掘和完善遗产价值,逐步启动了天坛、景山、社稷坛、太庙、钟鼓楼、正阳门等一批文物建筑的修缮腾退,还文物古迹以原貌。
《周礼·考工记》所载的“匠人营国”一段,给出了都城营造的规范。北京中轴线完美再现了其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祖”为太庙,“社”为社稷坛。
太庙建筑群中大量的现代建筑近几年逐步完成了拆除腾退。劳动人民文化宫副主任简耀先说拆除腾退过程中甚至还有新的考古发现:“体育场、劳动剧场、花坞、办公用房,这些东西跟太庙原始风貌不符,都进行了拆除,16项总共是6000多平米。在拆除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地下还有一些遗址,展示了太庙的演变过程,为了保护这些遗址,我们在上面也没有再修什么东西。”
今年4月,先农坛的神仓院落也完成了修缮并辟为展厅,这个被称为“天下第一仓”的建筑群自从明朝嘉靖年间建成以来,第一次对公众开放。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每年秋季都会拿着镰刀跟观众一起走进明清皇家耤田“一亩三分地”,在先农坛秋收文化节中体验收割五谷的乐趣。“恢复先农坛的历史风貌,就是为了恢复北京中轴线这种对称的格局,它不仅仅是中轴线的真实性、完整性的体现,更是中国的农耕文化延续性的最好见证。”薛俭表示。
北京市少年宫腾退出了景山寿皇殿,缠绕在万宁桥上多年的市政管线得以拆除,中山公园的现代建筑和游乐设施逐渐清退,先农坛庆成宫修缮完成,这些古迹都因中轴线申遗而返璞归真。
公众参与,中轴申遗重要使命
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过程中,北京市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钟鼓楼广场上时常有居民踢毽子、抖空竹。这个在晚清民国时期常有江湖艺人“撂地”卖艺的方寸之地,如今成为了社区公共活动空间。
钟库胡同11号居民王桂琴的家原来是破旧的平房,每逢暴雨都会漏雨,地面和墙面也潮湿斑驳。随着钟鼓楼周边环境的整治提升,社区启动了“申请式退租”,无论是自建房还是公房,都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升级改造。“房子年头多了,原来都是土砌的,都那种小核桃砖,一百多年的房子了。工期得有差不多两个月吧。”王桂琴告诉记者,房子升级改造的两个月自己就住在不拆的房子里头,倒着住。
家住钟楼湾90号的范来友是首批30位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之一,他见证了钟楼湾环境蜕变的过程。“都是磨砖对缝,底下是条石,四梁八柱,出檐子。为什么出檐子呢,循环风,屋里又透气,还不受到冷风的侵扰。这就是幸福感,这心里啊说不出的痛快。”范来友说。
如今,鼓楼上按照文献复原的二十四面更鼓时常会敲响,鼓声依旧。钟鼓楼脚下百姓的老房子连房顶都焕然一新,百姓自己家的社区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论是皇家宫苑还是坛庙城楼,都已成为公众共享的空间。
中轴线遗产的公众化,早在上世纪初就可见端倪。当初社稷坛里的600多棵古柏和五色土祭坛如今成为了中山公园里的风景。
中山公园研究室主任盖建中回顾了这段历史:“1914年,在当时朱启钤先生的主持下,辟建为北京市内的第一座城市公园,从而开启了北京中轴线的公众化开端,见证了北京中轴线近现代的整个开放过程。初名叫中央公园,到了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公园。”
而作为遗产点位之一,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建筑群是现代国家的礼仪空间,也是北京中轴线功能延续性的物质实证——国家重要庆典在此举行,络绎不绝的人在此排队观看升旗和降旗。
北京中轴线高度融合了国家性仪式空间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认为,让人民有获得感,是中轴线申遗的重要使命。“通过遗产的保护,怎样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能够参与到遗产保护当中来,能够产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量,我想,恰恰也是北京中轴线保护最近几年,特别是在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所取得的特别令人兴奋和可以推广的经验。”吕舟说。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