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措施_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健康发展_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宜居綦城

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措施_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健康发展_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綦江区民政干部赶集日宣传救助政策 摄/王中萍

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措施_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健康发展_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专家在为患者进行手术

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健康发展_持续增进民生福祉_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措施

綦江陵园小学学府校区体艺节开幕式

核心提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2023年以来,綦江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在民政、医疗、教育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出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牵肠挂肚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弱有所扶

创新“物质+服务”模式,兜牢民生底线

“生病时,帮助联系车辆去医院;住院时,有护工悉心照料;出院后,还有专人上门看望护理。”綦江区郭扶镇垮山村特困老人蹇儒荣说,“感谢綦江民政部门的好政策,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去年8月,蹇儒荣因重病住院,在綦江区郭扶镇民政办的帮助下,通过助医陪护救助通道,联系专人上门照顾,在其悉心照料下,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2021年,綦江区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在全市率先开展“物质+服务”的多维社会救助模式。

“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模式,即,通过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不断拓展社会救助工作服务领域,在单纯发放补助金、慰问物资的基础上,拓展安全监管、家居清理、精神慰藉、能力支持、社会融入、未成年人关爱、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助医陪护、24小时生命体征监测等服务,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重要支撑。

“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社会救助格局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綦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开展“物质+服务”社会救助以来,綦江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立足工作实际,将服务对象扩展到整个低收入人群,涵盖全区特困对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等困难群众。同时,立足实际,持续加强低保与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统筹衔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增进民生福祉,綦江还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机制、体系,通过构建起“1+4+5+N”特困人员安全监管与照料服务体系(即,搭建1个智能化信息平台,建立“4个1”安全服务机制,制定“5大类”服务标准规范,链接“N”个资源),提供精准、专业、个性化的服务类救助,织牢社会救助保障网,打通救助服务“最后一米”。

从“零散化”走向“精准化”。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联合人社、卫生、残联等13个单位,建成涵盖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监测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等7类对象5.8万人的低收入人口信息库的同时,依托“重庆救助通”小程序,建立起多维度低收入人口识别指标体系,从健康、教育、就业产业、家庭结构、生活形态等5个维度12个指标立体综合评估,勾勒困难群众精准画像,高效推进綦江社会救助的精细化服务水平提升。

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吸纳政府、社会组织、热心居民、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打造“政府+慈善+社工+志愿者”救助综合体,根据困难群众需求,“一对一”量身定制服务套餐,开展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探视走访、精神慰藉、实物救助等多样化、差异化救助服务。

从“被动救助”走向“主动救助”。坚持线上智能寻找与线下社区邻里发现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目前,綦江区已建成三级救助服务体系【即,区级设立救助服务中心1个、镇(街道)救助服务站21个、村(社区)救助服务驿站381个】,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救助网络。

由“权宜之计”走向“长治长效”。建立起区级、镇(街道)、机构、服务人员四级“綦江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安全与照料服务监管信息平台”,建立“每天一监测、每周一电话、每月一排查、每月一服务”的安全监管和上门照料服务机制,实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处置,形成上门服务采集—服务—监管—反馈的工作闭环,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全力推动社会救助有效、健康、长远发展。

“弱有所扶是兜牢民生底线的应有之义,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綦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綦江将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紧密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

病有所医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夯实民生基础

2022年5月7日,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3月底,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新院区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急诊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据悉,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位于綦江北部新城,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21.9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重点打造以心血管病中心、脑血管病中心、肿瘤血液中心、消化疾病中心以及康复医学中心为主,“小综合、大专科”集教、学、研为一体的国内一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国之大计、民之大业,对助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綦江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项目建设以来,綦江区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不变初心和“为生命护航”的医者仁心,充分借助江苏省人民医院全国首屈一指的心血管疾病医疗技术等医疗优势,全面学习运用新技术、新疗法、新材料,大力提升綦江区域医疗水平,让綦江及周边地区近1000万群众就近享受国家级医院同质化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了“大病不出区”。

“成功了!”2月26日,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成功为一例室性早搏(心律失常的一种)患者汪阿姨(化名)开展了最先进的脉冲消融术,这是我市首例脉冲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像这样新技术的突破,在綦江不是个例。近几年,綦江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位置,通过建立起“技术平移”制度,全面平移江苏省人民医院顶尖的医疗人才、医疗技术、医疗管理,让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医疗水平的大幅提升。

目前,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的新技术接连开展、辐射周边多地。数据显示,已成功开展新技术20项,126例患者因此获益。其中,“5G远程机器人超声引导下的高难度经皮肾镜手术”为西南地区首例;“腔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等8项技术为渝南黔北地区首例;“脉冲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经胸腔镜外科房颤消融术(湿式)”等新技术为全市领先技术水平。

“以后綦江本地就有高水平医疗资源,危急重、疑难杂症在綦江就能解决。”綦江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綦江将持续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打通群众疑难杂症救治“最后一公里”,让綦江地区及周边群众就近享受优质、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倾力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学有所教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补齐民生短板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社情民心。

“这所新建的学校好漂亮,孩子能在这样环境优美的校园里学习,真的太好了。”新学期伊始,新建投用的綦江区瀛山书院小学,迎来了它的首批学生。

綦江区瀛山书院小学,位于綦江区文龙街道文龙社区,占地面积约32195平方米,建筑面积32568.73平方米,含2幢教学楼、2幢综合楼、1幢行政楼,拥有现代化宽敞明亮的学术报告厅、科技馆、校园电视台、学生剧场等,设48个教学班,可提供学位2000余个。

“我们积极引进智慧教学设备,致力于打造融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教研和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现代书院,让更多适龄儿童能就近入学,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綦江区瀛山书院小学校长龚华炯说。

不仅是綦江区瀛山书院小学。

2022年以来,綦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建成投用綦江实验小学、惠登·陵园小学、瀛山书院小学、石壕小学、大罗云阳村小等5所学校,积极实施薄弱学校提升工程,完成167个维修项目和12个教师周转房改造项目,启动九龙小学综合楼、陵园小学学府校区综合楼、通惠中学学生宿舍等建设项目,持续优化学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的需求。

这仅是綦江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一个有力措施。

近年来,綦江秉承“基于良知和认知,办有温度有品质的教育”理念,以提升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思想引领、队伍建设、内涵发展、双区创建、助推经济、教育生态”六大提质工程,持续高质量推进学校项目建设,大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加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做好顶层设计,绘制优质均衡美好蓝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保障。”綦江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綦江区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决践行“人民满意”的根本理念,紧盯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目标,成立了以綦江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教育投入优先,聚焦教育公平、服务发展等重点事项,不断完善教育投入增长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教育惠民更加有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期盼。2023年,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位列全市第五。

展望未来,更多的民生红利渐次释放,更美的民生画卷徐徐铺展,綦江将紧密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贺娜 姚兰 图片除署名外由綦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