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休改双休曾用了45年
中国的假期制度在过去75年里经历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单休到后来的双休,再到现在的各种小长假和黄金周,每一次变革都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单休改双休曾用了45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单休制度。1949年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新年、春节、劳动节和国庆纪念日为法定假期,总共有7天。如果法定假日遇到星期日,只有全体群众的假日才会在周一补假。随着经济逐渐发展,政府开始关注劳动者的休息时间。1952年,国务院发布了《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对一些有害健康的工作减少了工时,甚至实行“做三休一”制度。
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休制度也随之改革。1994年,国务院出台了《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将每周工作时间调整为44小时,并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大小周休假。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8-44工作制,严格限制加班时间和加班工资。1999年,国务院进一步改革法定休假制度,将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的法定假日都增加到3天,从而诞生了旅游黄金周的概念,法定假期也提升到了10天。
2007年,国务院再次调整放假办法,取消五一劳动节的黄金周,改为1天法定假期,同时新增清明、端午和中秋节为法定假期,使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天数增至11天。春节放假时间也从初一提前到除夕。随后,假期安排更加灵活,出现了小长假和调休制度。例如,2013年除夕曾被移出法定假日,但在2015年又重新纳入春节长假。2024年,国务院新增农历除夕和5月2日为法定假期,春节假期延长至8天,全年假期天数达到116天。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