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呈现多样性类型,始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兰察布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交汇交融之地,形成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在“北疆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北疆大地上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立足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持续推进地区文化品牌建设步伐。
一、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北疆文化”品牌内涵
挖掘保护史前文化资源。立足8400年前的裕民文化遗址、5800年前的庙子沟文化遗址、4500年前的环岱海老虎山文化遗址等考古研究,其中裕民文化、老虎山文化最具代表性。深入挖掘史前文化,唤醒沉睡的资源,努力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应用成果,为“北疆文化”建设填充新史料。
加强保护利用长城文化资源。乌兰察布自古为我国北部边疆和边塞要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朔方要塞”之称。自战国起,到秦、汉、北魏、金、明六个朝代,都曾在乌兰察布规模不等地修筑过长城。乌兰察布拥有得天独厚的长城资源,境内长城遗址遍布十一个旗县市区,总长度达1528公里,是内蒙古长城保存里程最长、保留时代最多、形态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约占自治区古长城的五分之一。
重视本土古城遗址资源。近年来,我市考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从史前时代的裕民文化遗址、庙子沟文化遗址、老虎山文化遗址等,到北魏六镇、克力孟古城、广益隆古城、净州路古城、集宁路古城等遗址。多样性的考古成果备受瞩目,不断丰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围绕乌兰察布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留下的火红印记,组织开展革命史料抢救、征集、研究工作,注重挖掘乌兰察布地区早期党组织的创建活动和先进知识分子革命活动事迹、绥南和绥中抗日游击根据地和集宁战役等红色文化资源,推进一批红色文化保护项目,提升红色文化展示水平。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这对我们今天“坚定文化自信,打造北疆文化品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保护自然文化遗产。依托境内独有的湖泊、湿地、草原、国家地质公园等自然景观和农耕、游牧、古迹、非遗等文化资源,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全力打造全区旅游休闲康养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民宿等新业态。
二、从全社会维度,全方位推进“北疆文化”品牌打造
在强化对“北疆文化”认同、广泛凝聚各族群众共识上做文章。立足资源优势,广泛开展“讲、听、聚、引、帮”等群众性宣传活动,加大“北疆文化”宣传力度,统筹各级各类资源,用好乌兰察布云APP,全方位建设“端、网、微、视、报、屏”宣传阵地,多层次讲好“北疆文化”故事、唱响“北疆文化”品牌。要充分发挥高校和各级政协文史工作的功能,组织相关史料的征集、整理、展陈与研究。切实采取有形有感有效的措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
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全方位推进“北疆文化”品牌建设中,要依托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制的作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边境地区人口安全与人口发展、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和推动各民族共建共享现代化等协商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协商问政,拿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措施。要用好应用型智库,充分施展专家库的“智囊团”参谋作用,发挥智库专家专业优势,推动中长期课题向“北疆文化”建设集聚,通过长期跟踪研究,探索“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数字+文化”建设步伐。当前,“数字+文化”成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数字技术为文化品牌赋能,逐渐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诸如根植于我市驰名的乌兰牧骑、阿斯尔、东路二人台等传统演艺团体应率先运用。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展现自己的文化遗产,也能更生动地讲述乌兰察布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彰显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吸引力。
参与区域文化建设,擦亮乌兰察布新名片。以中心城区和旅游城镇为依托,以旅游景区和文化遗产地为支撑,以交通网络为纽带,主动融入呼包鄂乌生态文化旅游圈,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创新“三绿进京”“半小时”经济圈文化品牌,合力挖掘区域文化内涵,全面打响“四季好风光、畅游乌大张”文旅品牌。结合我市拥有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在宣传凸显地方文化特点方面多挖掘。比如乌兰察布新名片:历代长城遗址(西汉长城、北魏长城、金长城、明长城大边段)、塞外第一“路”、万里茶道、敖包文化、乌兰察布味道(饮食文化)、草原避暑之都等。
大力发展乡镇特色文化产业,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大力发展旗县乡镇区域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民间团体等的作用,推动农村牧区特色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尚元素有机结合,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特色村镇。加强对古籍的搜集、整理和保护,支持、扶持和培养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确保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焕发“北疆文化”独特魅力。
立足文化多样性特点,优化文化品牌空间布局。立足本土文化多样性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积极融入黄河文化产业带、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东北冰雪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推动区域文化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北部旗县立足草原、火山、湿地等绿色优势和自然奇观,挖掘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等地域特色,构建立体化、多维度、高品质的文旅新格局。南部旗县立足山地、湖泊、黄河、长城、冰雪等特色底蕴,科学布局数字内容、创意设计、精品演艺、传统工艺等文化产业,构建文化科技和文化创意高地。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