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毫米针头留癌症患者体内30天。近日,安徽亳州的张女士反映,她58岁的父亲是一名肝癌中晚期患者,在春节前于亳州市一家医院做了肝恶性肿瘤消融术。术后医生告知针头掉在体内且无法取出,至今已过去30天。
涉事医院工作人员表示,针头滑落并非医务人员忘记取针,而是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意外。医院已经为患者组织了专家会诊,并上报了不良事件。医院正在与患者家属和器械供应商积极协商,引导患方通过司法途径处理此事。此前院方人员还表示,要查明事件原因需进行司法程序鉴定。
亳州市卫健委也介入此事,目前家属和医院正联合邀请省内专家进行鉴定。患者是肝癌晚期,下一步的情况将根据他的个人状态决定。
患者的女儿张女士称,她的父亲生于1966年,患有肝硬化、肝癌。2025年1月15日,他在亳州市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接受肝恶性肿瘤消融术。手术结束后,医生告知针头掉在肝脏内且无法取出。公开资料显示,肿瘤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不需要开刀,医生会在超声引导下操作消融针进入肿瘤内部进行治疗。
事发后,张女士送父亲到亳州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留在体内的针头长约15毫米。影像报告单显示,患者肝右叶有条形金属密度影,长度约15mm、宽度约3mm,诊断意见部分还显示患者有肝右叶占位、肝硬化和脾大等病症。
张女士表示,其父仍在中医院住院,院方曾请院外专家会诊,专家表示针头无法取出。她对父亲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忧,因为父亲本身是癌症患者,术后还有腹胀等症状。她提到,院方让家属与针头供货商进行了多次协商,最终达成协议,对方同意进行一定赔偿。
院方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组织了院外专家对患者进行会诊,并采取了一些治疗方案。针对事故原因及针头无法取出的情况,院方认为需要通过司法程序鉴定。事发后,院方第一时间上报了这一不良事件,并暂停了该供货商的所有货物供应。
一位医生表示,他从业中未碰到过消融针断在患者体内的情况。对于肝脏基础情况较好的患者,是否具备取针条件需根据针头位置分析。但考虑到张女士父亲存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和肝脏肿瘤等情况,手术取针风险较高,可能引发大出血或肝功能衰竭。针留在体内主要需考虑位移和感染风险,但由于针位于肝脏实质内,发生位移和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医药法律业务委员会主任龚拥军表示,手术中异物被不慎留在患者体内的事件时有发生。此类事件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医务人员疏忽大意导致,二是医疗器械质量问题或医师操作失误。此次事件可能涉及医疗行为和医疗产品质量问题,患方可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并申请调查处理。若院方存在过错,医患双方可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赔偿问题;若器械存在质量问题,患方可直接要求医院或医疗器械生产厂商赔偿。协商不成,可考虑走法律途径维权。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