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是俄乌战争三周年纪念日,当天发生了几件引人关注的事件。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分别发表了一份决议,但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华盛顿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谈,展现了美欧之间的分歧。中国高层应俄罗斯邀请与普京通话,双方进行了多项表态和承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愿意辞职以换取和平,并希望中国参与战后的和平重建。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份对俄罗斯问题保持中立立场的决议,没有使用“谴责”或“侵略”等词汇,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均投了赞成票。而联合国大会则通过了一份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决议,美国投下了反对票。这种差异显示出联合国下属机构在处理同一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三年前俄乌战争爆发时,超过140个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但在安理会投票时,由于人数较少,美国被迫弃权。现在美国态度转变,在安理会投了赞成票,这可能与特朗普上台有关。中国一直持中立立场,坚定支持反战促和。
乌克兰问题的解决背后是一场交易,乌克兰可能会成为最大的牺牲品。泽连斯基曾表示,他可以辞职,前提是能为乌克兰换来和平并加入北约。美国提出协议要求乌克兰提供超过50%的矿产资源以换取军事支持。虽然泽连斯基最初拒绝,但在美方压力下,最终可能签署这份协议。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仅关系到泽连斯基的个人命运,也影响整个国家的未来。如果欧洲不能重新发挥主导作用,乌克兰可能会被瓜分,泽连斯基将在选举中下台,历史结局不容乐观。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