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金秋时节,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虹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旗帜、守正创新,争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区,坚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为虹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力量。

思想之基奋进之本

欲事立,须是心立。虹口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核心内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有力筑牢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团结思想之基。

虹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引领学习新思想热潮持续涌动,带领全区党员干部,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更大实效,以实干实绩推动虹口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虹口成立区委讲师团、街道社区、“90后”青年等十余支500余人宣讲团队,实施虹口区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线上线下开展宣讲活动2000余场次,听众超22万人次。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虹口第一时间成立专门的60人区委讲师团,成员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他们积极投身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把一堂堂“行走的党课”上得别开生面。

dc6679d5d1f747f96cfd48fb035b92dd.gif

在讲师团成员带领下,党员、白领、学子等行走于北外滩滨江,探访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汇山码头遗址),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感受北外滩的发展成就。

各街道都有“行走线路”。“行走四川路,学思悟党史”——川北三线行走的党课、“新江湾十景”贯穿3条党课线路、欧阳路街道持续优化升级的“行走的党课地图”、北外滩“初心启航——海上方舟——时代之变——复兴之路”四条大思政路线,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在一次次citywalk中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虹口围绕“学习宣传理论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创新开展文明创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等方面,构建了区中心、街道分中心、居民区实践站、特色实践站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全覆盖网络。“1+8+197”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已形成,在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文明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文明之风劲吹不眠。

近年来,虹口还打造了“一江一河”文明实践示范带、“文化三地”志愿宣讲团等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相继成立了“文化三地”志愿宣讲总队、复旦大学生志愿者分队、消防志愿者分队、海关志愿者分队和海上志愿者分队,不断延伸“文化三地”志愿宣讲的深度广度,辐射更多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实现以市民力量扩容创建文明先锋力量,以市民智慧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afab840980a540ba16d60895f38fe5f0.gif

群众在哪里,宣讲队伍就延伸到哪里。虹口坚持党员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基层典型示范讲、线上线下同步讲,以百姓话、平常话,讲述干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典型案例,让理论宣讲既接地气又鼓士气,新思想不断播种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进圈群。

文化筑基全域思政

虹口被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的重要区域之一,红色基因、红色资源极为丰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行走的党课”为讲好红色记忆故事而诞生,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而发展,是虹口乃至上海城市街头一道流动的风景。

区委讲师团成员张家禾回想2010年11月,他第一次在虹口讲授“多伦路街区的红色记忆”。这一“行走的党课”模式在上海是首创。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虹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支点。

image.png

近年来,通过深入挖掘身边场景,串珠成链,虹口区已推出106个“大思政课”点位,打造了12条“大思政精品线路”,在润物无声中构建了全域“大思政课”格局。

线路包括初心启航、红色多伦、文艺之旗、鲁迅小道、高兴之旅、海上方舟、国旗飘飘、创客走廊、牢记嘱托与时代之变等。106个大思政课场景中,分为场馆场景、文化旧址和文化遗址,既有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等红色点位,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等特色场景,也有赴法勤工俭学出发地遗址、澄衷蒙学堂遗址等文化旧址、遗址。

在构建全域“大思政课”格局的同时,虹口积极提升红色场馆影响力。在2023年第二季度全国热搜纪念馆及革命类博物馆百强榜单中,中共四大纪念馆名列百强榜18名,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名列前50。李白烈士故居获评全国机要密码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22年9月,中共四大纪念馆迎来了开馆十周年,展陈全面提升。长期以来,中共四大纪念馆深耕历史文脉,深入推进“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不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今年,在中共四大纪念馆,《虹口“大思政课”学习导览》一书首发,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发生在虹口的一段段往事,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同时,这里也是数字赋能创新实践的试验田,“虹口历史文脉数字管理系统”启动,“上海革命遗址旧址纪念设施元宇宙展区”发布,屡开全市先河。

image.png

在新旧融合的城市更新中,有摩天高楼的日新月异,也有历史文化建筑的可触摸可阅读。“文化三地”的历史禀赋要求虹口赓续历史文脉,做好传承保护利用工作。近90岁的雷士德工学院旧址的焕新,是虹口历史文脉保护的生动实践。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位于虹口北外滩的核心商务区,始建于1934年,1936年竣工,是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2021年开始全面修缮,2022年10月打开围栏向公众开放,雷士德目前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今年,焕新后的雷士德以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的全新姿态亮相,成为虹口可持续发展一架新的设计创新引擎。

文化赋能不舍寸功

久久为功才能行稳致远,文化的滋润要慢工出细活、要“不舍寸功”。

历史赋予虹口“文化三地”基因,虹口当然不作等闲看待。近年来,虹口不断擦亮“文化三地”名片,推进文化强区建设行动计划,全面增强城区文化软实力。

坚持做好文化名人工程。推进景云里鲁迅等文化名人故居群、公平路聂耳旧居、海伦路沈尹默故居、大陆新村茅盾旧居、溧阳路郭沫若旧居等保护性利用和开发……

2023年,鲁迅文化周举办第六届,一系列市民群众可体验、可参与的活动,让鲁迅在广大读者心中变得鲜活、立体以及“可亲近起来”,有百万人次参与这届文化周。

image.png

近年来,鲁迅文化品牌在不断做强,鲁迅纪念馆、左联会址纪念馆、木刻讲习所旧址、拉摩斯公寓、内山书店旧址、景云里、鲁迅故居……“鲁迅小道”进行了数次升级扩圈,串联起鲁迅先生在虹口的生活轨迹;2022年底,内山书店旧址以“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的新面貌亮相,当年鲁迅去过内山书店500多次。

image.png

行动的坚持,让虹口正日益成为鲁迅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的弘扬之地。

新旧记忆和谐共通守护过往触碰未来——

坚持推进“虹口记忆”工程,守住记忆,触摸未来。多年来,虹口创新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利用历史建筑资源,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建成“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填充新内容、增强软实力。

文化是底蕴,内容聚引力。一个个脱胎于虹口红色记忆、海派记忆的故事被搬上舞台、送上银幕。如基于左联五烈士在龙华牺牲的真实历史创作的舞台剧《浪潮》,以李白烈士为人物原型创作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艺术演绎记忆又重塑记忆。

虹口还编撰了《别了,虹镇老街》《一代宗师——纪念沈尹默先生》《穿越世纪的风景》《虹口(1843-1949)》等书籍,讲述虹口的历史沿革、城市更新、文化名人故事。

“虹口记忆号”快车如今驶入了北外滩。在生动鲜活的历史场景中,《爱上北外滩》丛书一、二辑已出版发行,未完待续;也在激情万丈的建设场景中,全面记录北外滩发展的工作已经开始。

image.png

今年9月,《爱上北外滩》国际水彩画、油画邀请展在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举行。现场,一幅展现北外滩风貌的大幅水彩画《风起云涌北外滩》格外引人注目,由10余位中外画家接续创作、共同绘就,明快的色彩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位置,展现了北外滩的生机与活力。本次展览有世界各国近60位著名水彩画、油画大师在北外滩进行采风创作,透过艺术家的视野,集中展现了新时代虹口北外滩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守住记忆”与“触摸未来”的两只手紧紧交握。

塑造海派文化品牌,文旅商体融合发展——

若论历史的厚重感和建设的火热度,虹口都可以自信地站出来。北外滩,正在努力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展示窗口,一直是虹口宣传文化思想工作围绕的重点、热点。而在这块“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的天地之间,人们最先感知到的是这里好看了、好玩了。近年来,虹口坚持文旅协同发展。北外滩旅游度假区和景点景区不断提质升级,文化新地标展现精气神。

image.png

于今年9月底开业的北外滩友邦大剧院,是北上海内环内最大的综合性大剧场,苏州河北剧场群项目的主角。整座剧院呈现晶莹剔透的美感,流线型的设计加上穹顶处的点点灯光,看上去宛若一个精致的“艺术珍宝盒”。北外滩友邦大剧院开业的首演剧目《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火爆上演数十场,而后好戏连连、观众济济,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化艺术“星”地标。作为国家级的专业艺术演绎空间,以打造国际一流的艺术殿堂为目标,北外滩友邦大剧院不仅开辟“商业+大剧院”新模式,更掀起虹口文化演艺事业发展一次新的高潮。

今年,犹太难民纪念馆升级为4A级景区,并获评第二批上海市数字景区。犹太难民纪念馆在2020年底完成扩建重新开馆,展陈提升后入选“上海十大综合影响力博物馆”。犹太难民纪念馆是虹口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近年来,该馆展陈多次“出访”国外。今年8月,《上海,曾经的家园——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览于8月1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开幕。当天,来自纽约各界的逾百位嘉宾出席开幕仪式并观看展览。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在开幕式介绍,此次展览内容取材于纪念馆新馆的展陈,由逃亡上海、避难生活、同舟共济、战后离别、特殊情谊和家园变迁六个部分组成。

image.png

虹口记忆扩散出无数个新的观察视角。5A级景区中共四大纪念馆、4A级景区国客中心景区、3A级景区国航中心景区,以及今年回归的百岁“胜利电影院”等不胜枚举的文旅资源,让虹口成为“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阅建筑、海考城市”的所在。

文风拂面书香虹口

伟大的文学印在人们心里,也将有自己的殿堂,它将在虹口落成。

2022年8月16日,上海文学馆在虹口武进路439号启动开工建设。选址在虹口,不仅是因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更因为这里的文化资源丰富,集聚效应显著。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丁玲、柔石等大批知名作家在虹口工作,鲁迅先生的最后十年在虹口度过,茅盾先生的笔名在虹口诞生。在虹口曾掀起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热潮,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方向,成为上海城市文化记忆中的重要篇章。

持续打响虹口“现代文学重镇”品牌,是虹口文化建设把握的一个重要方向。文学之风在虹口拂面而来。

image.png

2023年7月11日,第二届“天马文学奖”在位于四川北路武进路的今潮8弄颁出。为网络文学专设的“天马文学奖”由上海市作家协会、虹口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2018年启动,每三年一届,每届评出5部作品,奖项力图通过评选遴选优质作品,反映当前网络文学水平,推动网络文学走出去和网络文学理论评论繁荣,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构筑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评价“‘天马文学奖’就是网络文学界的茅盾文学奖”。

虹口同时在推动“书香虹口”矩阵建设,联动区域内各类阅读资源,持续做好“建投读书会”“大先生会客厅”“新时代市民读书会联盟”“菜场书屋”等阅读平台,推进全域全民的阅读。持续举办上海国际文学周、城市文化论坛等主题活动,如在今年的上海国际文学周期间,虹口就举行了包括主论坛、诗歌之夜等,并利用已建成的新型区级全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引导,营造人人爱学习爱读书的热烈氛围。

image.png

在诗歌之夜活动中,中外作家云集北外滩,让“世界的诗轻敲虹口的夜”。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以不同的语言被阅读吟唱,带着它们晦涩或清晰的意义,大珠小珠落玉盘,轻敲并融入璀璨夜色,激活了虹口作为上海文学“应许之地”的记忆。上海国际文学周自2011年创办以来,是上海书展中的重要文学活动之一,已连续四届落户虹口。今年的文学周期间,虹口以“书香虹口·文学与阅读的力量”为主题,共推出113场活动,开启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无边界立体阅读模式,吸引了近60万人次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让书香浸润虹口的各处角落。

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

虹口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提升思想引领力、舆论影响力、文明塑造力、文化竞争力,奋力谱写新时代虹口发展新篇章。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