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历史上的这一天,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辞世的日子。为推广阅读、呼唤对出版及知识版权的保护,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在“一分钟带你读完一本书”的速食阅读时代,你或许可以决定在今天借“世界读书日”之名,拿起一本好书,沉浸其中,做个安静的读书人。

读书世界日手抄报一年级_读书世界日的手抄报怎么画_世界读书日

作者简介曹培鑫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

一个人与一本书的关系因为文明史的潮汐奔涌而显得不平凡、不简单。

在人口流动性极低的古代社会,“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靠的是对经典的阅读。彼时世人所崇尚的“士”的精神,正体现了饱读诗书而明理的知识分子欲摆脱时势之限,对自我超越和理想人格的崇高追求。

在现代出版业兴起之前,书籍因为稀缺而显得珍贵。张良费力以智慧与真诚在圯桥下获赠兵书;王充少年时家贫无书,他流连洛阳书肆,靠着“一见辄能诵忆”的博闻强识“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即便在现代印刷术蓬勃发展之时,一本好书仍然不是理所当然的。战争与贫困,容不下一张让人平静读书的书桌;识字率低,影响了大众的广泛阅读;语言隔阂,限制了外语书籍的流通;加之世界范围内层出不穷的原教旨主义统治者的信息封锁、极端政治制度的思想审查、传统文化遗留的阶级与种姓压制,凡此种种,形成了一道道人为的屏障,将书与人分隔两处,荒谬也令人痛苦。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识字率不足15%,却有可能是过往历史的最高点。原来,得读圣贤之书的从来都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群体。借助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情与前所未有的社会动员能力,全国范围的扫盲运动取得硕果,到1970年代,文盲与识字者的比率与建国初时几乎互换。现在,亿万读者们只等一本本可以浸润心田、启迪智慧的新书到来,便可绘得400年前顾宪成畅想的人间美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在21世纪回望阅读者们寻书、抄书、买书、读书、赠书、爱书的心灵奇旅,虽不能谓之波澜壮阔,却一定可以说,一个个凝神静气的读书人,铸就了人类文明史里最鲜明也最恬静的形象。

今天,读一本书再平凡不过,缺少的却常常是可以投入阅读的时间。农业社会里,农耕与读书相映成辉;而现在与阅读“竞争”的是无数令人兴奋的新鲜玩意儿,电影、电视、短视频,网红、游戏、粉丝群。

幸好,读书无可替代!书籍是蒙昧者开眼看世界的窗口,是上下求索者砥砺前行的路灯,更是被无情抛入纷繁复杂现代生活之中的人们重觅安宁的避难所。

大都市的地铁里,上班族打开手机,追读网络写手才更新的奇幻小说,电子书让通勤的奔波更堪忍受;校园草场上,学生们戴上耳机,闭上眼睛,沐浴在阳光里,有声书让他们暂时忘记了学业压力;偶尔,你也能在短视频里发现一位以食指摩挲盲文的视障朗读者,她的声音宽广而宁静,像极了日出前的大海,她说,阅读带给了她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

一本好书,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挡得住世间风雨;一位安静的读书人,带一种独特的气质,经得住人生高低。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