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语录

“我觉得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激发劳动者的内心,敬畏这项工作,然后尽自己的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需要更多的定力、耐力和一点点悟性。”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在高科技条件下,工人的作为(空间)始终是有的。技术工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支撑,是中国的脊梁,你的脊梁不能软。”

……

——许振超

脊梁中国脊梁_脊梁中国每一位人物观后感_中国的脊梁

21年前,53岁的许振超带领团队第一次打破集装箱装卸的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

2019年,振超团队以每小时514.7箱的效率,第九次刷新世界纪录,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如今,74岁的许振超仍在为青岛港新入职的大学生们做技能培训。

……

2004年4月12日,《工人日报》一篇题为《金牌工人许振超》的报道让“金牌工人”许振超的名字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甚至漂洋过海。

自学成才破解“洋密码”

1984年,青岛港开始筹建专业集装箱公司,当时34岁的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

有一次,许振超正在执行装卸任务,码头上唯一的桥吊却出现故障停机。因为当时桥吊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家手里,价值数千万元的进口设备出故障停机了,也只能高薪聘请外方专家来修理。许振超意识到“谁能最先掌握先进技术,谁就能掌握现代化操作的‘密码’”,便想方设法弄懂桥吊的构造和原理。

高达70多米、重达700多吨的桥吊核心原理复杂,至少包含6个学科的知识,电力拖动系统的关键则是“破解”完整的电路图。桥吊的系统(语言)都是英文的,这对只有初中文化,连英文字母都没学过的许振超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能研究明白桥吊控制板,许振超买来英汉词典,下班后一边啃单词,一边研究电路图。他用4年时间一共“研究”了12块控制板,完成了整整两大摞完整详尽的电路图,终于学通了桥吊的构造和原理。此后,桥吊出了任何故障都再也难不倒他。

中国的脊梁_脊梁中国脊梁_脊梁中国每一位人物观后感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2002年3月4日,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以每小时299.7自然箱的单船效率刷新了中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纪录;2003年4月28日,以每小时339自然箱的单船效率刷新了世界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纪录……

在此后的五年里,许振超带领团队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成为港航界的一块“金字招牌”。

轮胎吊“油改电”一直是困扰行业的一道世界性技术难题。许振超带领团队经过两年的反复研究论证,于2006年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移动滑触线的供电技术方案,破解了这一世界难题,年节约成本2000多万元。项目的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废气污染和噪音污染这两大难题,填补了国际技术空白,更加优化了码头工人的作业环境,该技术荣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的脊梁_脊梁中国每一位人物观后感_脊梁中国脊梁

“做个能工巧匠,练一身绝活,同样无愧于时代”

从1984年当上第一批桥吊司机到如今,许振超从普通的码头工人成长为全国闻名的桥吊专家。他不仅自己练就了“一钩准”“无声响操作”等拿手绝活,还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工人品牌。

“许振超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成立后,许振超对发扬工匠精神更加关注,他带领团队完成了“集装箱岸边指挥系统”,在世界集装箱码头率先实现“桥板头无人”,解决了集装箱桥板头作业人机交叉的风险问题。他带领团队带领团队打造的“48小时泊位预报、24小时确报”服务品牌,每年为船公司节约燃油1.26万吨。

许振超先后带领团队累计申报国家专利108项,完成技术革新项目998项,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工人”。

已经古稀之年的他,如今仍坚持全国巡讲,宣传大国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年轻人科技兴国、科技报国、技能报国。

从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成长为行业楷模,许振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是一种对品质的追求与坚守,是一种不断创新与进取的精神。”许振超说。“人民工匠”的荣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无数奋斗在一线劳动者的心,激励着他们以许振超为榜样,弘扬工匠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脊梁中国脊梁_中国的脊梁_脊梁中国每一位人物观后感

(中工网记者 尹文卓 海报制作 闫迪 视频制作 马杨灵 尹文卓 吴景斌 赵崇富)

综合工人日报、新华社等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Jmbaoku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